MOBILE01新聞 續航力才是王道! Sony A6600 APS-C 真旗艦 同場加映 70-350mm f/4.5-6.3G 評測 百家樂 http://www.iwin9418.com
今年年初登場的 A6400,讓我們知道 Sony 的即時追蹤對焦系統能力有多麼可怕,幾乎是零失敗的人眼對焦能力,加上 11fps 連拍直接掀起了一場旋風。Sony A6400 有相當高的討論度,而以 A6400 為首的即時追蹤對焦系統,也開始往全幅機與 RX100 系列開枝散葉。同樣系列的 A6100 與本次介紹的 A6600 自然有加入了這個功能。但 A6600 還做了兩件事,一是 A6500 一樣有防手震,但另外一個更令人印象深刻的,是它搭載了 A9/A7RIV/A7III 所使用的大容量電池 NP-FZ100,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。如果你想要找的是一台輕巧,表現卻又逼近 A9 的機種,那 A6600 就是你尋覓已久的那台相機。
A6600 是2019年的 A6000 系列中的旗艦款。它搭載了 APS-C 片幅、2420萬畫素 Exmor CMOS 感光元件。但更重要,而且是最顯著的特色,是它的感光元件具有手震補償機制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「防手震」。A6600 搭載了具備5軸5級手震補償的機制,是今年推出的 A6100、A6400 機身上沒有的功能。
雖然目前E接環的kit鏡,不論是最小的1650PZ、實用的18135,或者是最近推出的70-350mm都有鏡頭防手震OSS功能。但鏡頭防震與機身防震仍有其限制。請見下圖:
鏡頭的防震,是指Pitch(俯仰)與Yaw(側傾),鏡頭就只能做2個軸向的手震補償,鏡頭沒辦法做到Y軸(上下)、X軸(左右)與Roll(旋轉)另外三個軸向。所以雖然鏡頭防手震有用,但卻不夠全面。這也是為什麼三台相機功能看起來差不多但A6600卻敢多收你錢的原因(好赤裸!不過當然不只這個)。
題外話,如果你將有OSS功能的鏡頭裝在有防手震的機身上,那麼鏡頭就會啟用2軸的OSS,然後機身使用3軸防手震,藉此協同合作。
在其他規格的部分,快門速度30-1/4000s,閃燈同步速度1/160s。
有一點值得注意,快門速度被限定在1/4000s的機械極限,並不會因為你開啟靜音快門(電子快門)而能夠讓快門速度突破1/4000s的屏障,達到1/16000s或1/32000s。目前Sony E接環的可換鏡頭相機只有A9/A9II可以這麼做,或者是RX100/RX0系列才可以。
感光度的部分,原生感光度範圍是100-32000,最低可延伸至ISO50,最高則是到102400。
錄影的規格上使用的是XAVCS 4K: 解析度為3840 x 2160 30P,流量最高100Mbps的記錄能力。
A6600依然沒有搖桿,但如果你想要選擇對焦點的話,不用像過去要先去設定對焦區域再調整對焦位置。現在按下飛梭滾輪的中央旋鈕,就可以進入對焦位置設定,然後按下垃圾桶就可以把對焦點回到正中央。
雖然整體的操作區域配置已經成熟,但還是有一個我不太滿意的地方,就是錄影鍵的位置。像小編這種拇指粗的人就要用指尖或指甲去按。把這顆按鈕設計在角落,而且刻意讓它的高度略低於蒙皮,讓它實在是不好按。是拍影片的人擔心誤觸嗎?那你怎麼解釋他們從A7II到A7III為什麼把錄影鍵的位置改變,並且讓按鍵更突出呢?實在是令小編無法理解。
螢幕為3吋92萬點,可上翻180°,下翻74°,然而我最喜歡用的還是上圖這樣的角度。A6600的螢幕可以延伸拉出,這樣螢幕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完全不會被機身突出的地方擋住。
機身握把處是A6000系列有史以來最寬也最深的,因為內部的電池改用了更大的NP-FZ100電池,握感也更符合人體工學。
A6600的連接埠算是6000系列中最完整的,總共有四個接孔,由上而下分別是Multi(也就是USB2.0)、HDMI、3.5mm麥克風接孔、3.5mm耳機接孔。
只有A6600有3.5mm耳機接孔,A6100與A6400是沒有的。其實你也可以從這個小地方看到Sony對於A6600的定位,麥克風是用來錄製聲音,只要是影片創作者都會需要;而耳機負責監聽,代表這是給專門負責拍攝、會現場聽錄音品質的人的人使用。我們認為A6100與A6400比較像是給Vlogger,但A6600會是更專業的拍攝、更要求前製的品質的攝影師使用。
機身右側有一個NFC Tag,A6000系列的記憶卡插槽都不在機身右側,因為體積小、側面的面積都被電池佔滿了,所以記憶卡都會跟電池放在一起。
電子觀景窗內有236萬點,尺寸為1公分(0.39吋),放大倍率為等效0.7倍。顯示幀率在標準模式為60fps,如果是設定為[高]時就可以達到120fps。亮度與色溫控制都可以正負5級調整。
屈光度-4~+3,小編左右眼近視約450-500度,只要調整好屈光度,不戴眼鏡依然可以在觀景窗內看得清楚,這是Sony一直都做得不錯的地方。不是每家廠牌的觀景窗都有這樣的功能喔。例如我自己的Nikon D610就沒辦法調整到我裸視也看得清楚。
盒裝內還附了一個接目鏡軟套,可以擋掉旁邊的光線進來,讓你可以更專注在畫面中。
整台A6600我覺得最重要的地方,就是它使用了與A9II/A9/A7RVI/A7RIII/A7III相同的電池NP-FZ100,任何一個Sony用戶都會告訴你使用新電池的相機續航力,會遠遠超過舊相機。A6600的單顆電池續航力為:
觀景窗:720張
LCD:810張
連續錄影時間(觀景窗/LCD):250分鐘
這根本就是數位單眼的規格啊!當然現代的數位單眼都已經能做到破千張了,大概是幾年前的數位單眼規格,但DSLR的螢幕多數時間是關閉的,對於感光元件全時運作的無反光鏡相機,又有防手震系統、還需要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,還能做到有810張的電池續航力,代表廠商的電池管理系統做得越來越好。
在實際使用的部分,我帶著A6600去拍全運會棒球比賽,全程使用EVF,約有1800張照片全部都是JPEG、全部都是11fps高速連拍然後大約拍了120段但每段長度僅有10秒鐘的FHD 120fps短片,總共4小時,中午拍攝結束電池大約還有60%,我記不太清楚個位數字了,但確定是60%以上沒錯。但通常這種高速連拍的數據會很漂亮,上次拿著A9去拍棒球也是單顆電池超過4000張,但這很明顯的背離正常使用的標準。
另外一次是文章上稿的前一天我們去拍模特兒,EVF與LCD使用頻率各半。總共528張RAW+JPEG(1,056個檔案),以及2段約1分鐘的4K影片,從100%掉到72%。
還有一次是外出拍照一整天,EVF與LCD各半,總共500張照片左右,回來電池也還有60
%以上。
小編個人認為,如果你非專業使用者,而且沒有大量錄影需求,我覺得出遊帶一顆電池很夠了。我很少建議別人出門不需要多帶一顆電池的,但我真的覺得A6600搭配新的Z系列電池完全不是問題。
新舊電池在體積上的比較。當然這也直接決定了A6600的握把處,註定要比另外兩台小弟大許多。
A6600 vs. A6400 vs. A6100 外觀比較
2019年的APS-C系列產品到A6600算是全部更新完了,所以我們來做個比較好了。接下來的部分,從左至右都是A6600、A6400、A6100。(如果你有認真看我文章就可以知道,通常比較一定都是本文產品在最左邊,依照相關性遞減而向右排列。)
| A6600 | A6400 | A6100 |
感光元件 | APS-C 2400萬畫素 | ||
處理器 | Bionz X | ||
防手震系統 | 5軸5級 | 無 | |
感光度範圍 | 100-102400 | 100-51200 | |
快門速度 | 30-1/4000s | ||
閃燈同步速度 | 1/160s | ||
最高連拍速度 | 11fps | ||
對焦系統 | 即時追蹤對焦系統 即時眼部偵測AF 動物眼部偵測AF 錄影眼部偵測AF | 即時追蹤對焦系統 即時眼部偵測AF 動物眼部偵測AF | 即時追蹤對焦系統 即時眼部偵測AF 動物眼部偵測AF |
對焦點 | 425相位/425對比 | ||
暗部對焦能力 | -2EV | ||
EVF | 236萬點 | 144萬點 | |
螢幕 | 3吋92萬點可上翻180°、下翻74° | ||
影片最高畫質 | 4K 30P / FHD 120P | ||
錄影進階曲線 | S-Log2,3 / HLG | 無 | |
機身材質 | 鎂合金 | 工業塑膠 | |
防塵防滴 | 有 | 無 | |
電池 | NP-FZ100 | NP-FW50 | |
續航力 | 810 | 410 | 420 |
重量(含電池記憶卡) | 503g | 403g | 396g |
體積 | 12 x 6.7 x 6.9cm | 12 x 6.7 x 6cm | 12 x 6.7 x 5.9cm |
建議售價 | NT$41,980 | NT$26,980 | NT$22,980 |
從側面來看三台相機的差異就非常明顯。其實A6600的握感已經有點像是全幅的A7III了。手大的人應該是毫無疑問會覺得A6600會比較好握。
側面連接埠也是A6600比較特別,多了一個3.5mm耳機監聽孔。
另外有一個小地方請各位注意,就是最右邊的A6100的觀景窗是沒有能裝上接目鏡橡膠蓋的卡榫。
除了握把處以外,機身厚度幾乎完全相同。不過機身上方右側的快捷鍵A6600多了一個C2。
三顆鏡頭分別裝上70-350mm f/4.5-6.3G、16-55mm f/2.8G,以及最小的16-50mm f/3.5-5.6PZ。
我們把三台相機都裝上同一顆鏡頭來看看:
● E 70-350mm f/4.5-6.3G
這顆望遠鏡頭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做專文介紹,所以就直接在A6600的文章裡一起做一個開箱。
在16-55mm f/2.8G與這顆70-350mm f/4.5-6.3出現以前,Sony的G鏡群有9顆鏡頭,其中只有2顆是APS-C專用的G鏡,而且那兩顆鏡頭都有一點特殊用途,一顆是18105PZ電動變焦鏡、另外一顆是要價11.5萬的電影用鏡頭。所以我們對APS-C片幅的G鏡一直不期不待。沒想到天外飛來了兩顆,一顆是相對小巧的16-55mm f/2.8G,另外一顆就是70-350mm f/4.5-6.3G,總算是拯救了APS-C片幅長久以來缺乏超望遠焦段的問題。
過去如果你想要使用A5000、A6000系列拍鳥,想要用超望遠焦段,除了全片幅鏡頭,或轉接A接環鏡頭以外,你沒別的選擇了。APS-C片幅中最遠的焦段只到210mm(等效315mm),而且是55-210mm f/4.5-6.3,這顆鏡頭是2011年8月推出...Sony是在2010年5月推出NEX系統的耶!當時的NEX3/NEX5還是1420萬畫素,也就是說這顆鏡頭已經不符合現代的望遠需求。而且最根本的是,焦段也不夠。Sony的用戶需要更遠的焦段,於是推出了望遠端350mm,等於是全幅等效525mm的鏡頭。
鏡頭本身體積不小,直徑7.7cm就已經高過A6600機身的6.7cm。鏡頭長度在收合時有14.2公分。
側面是AF/MF切換,以及下方的防手震OSS開關。
鏡頭結構為13群19枚,內部含有3片低色散鏡片,以及1片非球面鏡片。
這顆鏡頭還有一個大亮點,那就是內部搭載的對焦馬達,使用的是極高動力線性馬達XD Linear,也就是600mm f/4GM、400mm f/2.8GM、135mm f/1.8GM三顆G Master鏡頭系列中所使用的對焦馬達。這種對焦馬達的特性是速度極快,而且推力相當大,可以附載大型鏡片組。過去我們不曾想到過這種對焦馬達會這麼快就應用在APS-C片幅的鏡頭中。
鏡頭雖然看起來很大,但重量為625g,搭配A6600的503g,總重為1,128g,我在桃園國際棒球場拍攝全運會時,是全程手持,本來是想架三腳架在媒體拍攝區,但架了才發現似乎沒有必要,就將腳架收起,全程手持。
5倍光學變焦倍率,鏡頭的變焦環轉久了容易變鬆,所以高倍變焦鏡頭通常會有一個焦段鎖定鈕。
鏡頭內含有隨附ALC-SH160筒型遮光罩,拍攝時我會全程裝著使用。
● 眼部AF與錄影眼部AF |
再多介紹幾次都不為過,[眼部AF]是附屬在[即時追蹤對焦系統]下的一個功能。而[即時追蹤對焦系統]是從今年年初的A6400開始,而後才以韌體更新的方式逐漸擴展到A9、A7RIII、A7III等全片幅相機,而之後推出的RX100VII以及A7RIV、最近推出的A9II也全部都搭載了即時追蹤對焦系統。
而我認為即時追蹤對焦系統中最重要的,就是[眼部AF]功能。這個功能最早在A7RII就有。但[即時追蹤對焦系統]更改了對焦演算法,將原先只將「顏色」、「距離」、「臉部」三個因素作為對焦計算基準,新增為「顏色」、「距離」、「臉部」、「圖樣」、「眼睛」,變成有五個運算依據,而其中的眼睛再也不是以「臉部」的附屬,而是作為一個獨立項目來運算,搭配全新的Bionz X處理器,對焦的反應與速度又超越了過去的表現。
我可以大膽地這麼說,到目前為止,Sony的眼部對焦技術是無人能敵的。其他廠商要達到相同的程度還需要努力追趕。我沒有在相當嚴謹的環境下比較過,但在感受上可靠性是相當明顯的勝出。以前A7RII時代我會覺得眼部AF「算好用」,但我沒把握讓你拿來工作可以。今年之後推出的機種,你完全可以放心的開啟眼部AF來拍人,它真的非−常−可−靠。
來舉個例子:
[embedded content]
在攝影棚內,ISO400 f/2.8 1/125s的室內,不算太亮。讓各位看看眼部AF是怎麼運作的。
- 從最遠處開始,模特兒超過5公尺的距離。其他的廠商都是大概這個距離就只能對到臉,但沒辦法抓到眼睛,還需要再靠近到大約3公尺以內的距離,才能夠穩定地抓到眼睛。但Sony再更遠都沒問題。
- 模特兒往相機走的時候,你不會感覺到對焦系統有任何遲疑,事實上,它滑順到你不會覺得正在進行連續自動對焦。你必須要看著背景變成散景,才會意識到相機正在追著眼睛不放。
- 就算模特兒轉頭,對焦系統也會持續抓著後腦勺,而當然臉再度轉回來時,它就會繼續去抓眼睛。它知道這個物體會與剛剛的眼睛有關係。很多相機根本沒辦法處理轉頭後的狀況,一轉頭相機就不知道該怎麼對焦。
- 側臉完全沒問題,只有一顆眼睛也可以啟動眼部AF。
- 模特兒離開畫面,我放開對焦按鈕,模特兒進來之後,它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再抓到人眼。
- 就算是很近的距離,相機的對焦也不會遲疑。你拿別的相機試試看,在很近的距離下,設定AF-C搭配人眼對焦,相機的對焦會不會一直前後移動?要達成這個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不論是檢測距離、轉頭干擾、側臉辨識、反應速度、穩定性,幾乎沒有任何可以挑惕的地方,在任何情況下都很難擊敗眼部AF系統。
而且這一切都還需要與Sony的鏡頭系統搭配。Sony近年開始拋棄傳統的對焦馬達,例如環形的壓電式對焦馬達RDSSM,開始往直接驅動的線性對焦馬達發展。推出步進式馬達STM、線性馬達Linear、直接驅動超音波馬達DDSSM、極高動力線性馬達XD Linear,其實都不只是在對焦速度上提升,他們認為對焦的連續性也很重要。所以要達成[眼部AF],其實是要在對焦演算法、處理器運算能力、鏡頭馬達至少三個地方下功夫,是一整個對焦生態系都要完整到位才能做得到。
然後這功能只有A6600才有嗎?不。A6600有、A6400有、就算是最入門款的A6100也有。往下走到小相機RX100 VII也有、往全幅走:A7III、A7RIII、A7RIV、A9、A9II全部都有。
眼部AF不只是拍照時可用,錄影時也可以有這個功能:
[embedded content]
但有件事需要說明一下,錄影眼部AF,是在A7RIV推出之後的機種才有的功能,而且還不是每一台都有。有錄影眼部AF功能的機種依照發表時間順序排序如下:
- A7R IV
- RX100 VII
- A6600
- A9 II
● 對焦速度 |
適逢最近全國運動會開打,小編申請了記者証,跑到桃園國際棒球場,去看新北市對台北市打四強賽。我帶著A6600搭配全新的70-350mm f/4.5-6.5G去拍。我不需要拿400GM或600GM去拍,小小一顆就有等效105-525mm的超望遠焦段。
棒球比賽如果不是追棒球本身的話,其實人的跑動速度不算快。但卻相當考驗相機的反應,我們除了可以看機身搭配鏡頭的追焦能力,也能夠看相機容不容易受到雜亂的背景而誤判。
[embedded content]
前面的投手丘當然沒辦法看出來對焦能力,那個地方用手動對焦也行。但我想讓你看的是25秒的地方。相機是瞬間抓到踩到一壘壘包的跑者,相機像是瞬間就對到一樣。
但我那其實是瞎對的,因為我那時根本沒注意到打者已經跑到一壘了。為什麼沒注意到呢?因為相機連拍時,每連拍一張它就會顯示上一張給你看,這就是所謂的[Rec View],顯示前一張照片的目的是讓你去推估下一張的位置用的,但這個顯示也會遮掉現在正在發生的畫面,正在發生的叫做[Live View]。
為什麼不能隨時顯示現在正發生的影像[Live View]、就像光學觀景窗一樣呢?那是因為影像的處理器速度不夠快,因為它拍完要儲存,所以只能夠很快地顯示上一張照片給你看。一般生活使用沒差,但像是運動比賽毫秒必爭、甚至是微秒都會有差距的情況,那[Rec View]就是真的不夠。
這也是為什麼A9/A9II適合運動攝影,因為它的處理器能讓相機在拍攝時還能夠持續顯示現在的畫面,做到跟光學觀景窗一樣的[Live View]連拍,也就是「無過黑畫面」(中國網友以「無黑屏」稱之)。猜猜看還有哪一台可以做到無過黑畫面連拍呢?答案又是RX100VII,Sony真的對這台小相機有夠瘋狂的。
[embedded content]
跑者真正開始跑壘的那一次打擊在1:07,幫各位省點時間。
拍攝時我都是使用AF-C搭配對焦區域:[追蹤:中間],相機會先以中央點做起點,我只抓中央的位置,半按快門或按下AF-ON鍵之後,相機就會抓著這個一開始選定好的地方開始追蹤對焦,但範圍不會再只限於正中央,而是整個畫面。之前小編用A9在測試400mm f/2.8GM的時候,就是選擇這個對焦模式。
開始跑壘時,你可以注意到相機因為連拍的Rec View,導致畫面很卡頓,畫面的反應速度比不上沒連拍的時候,這是當然的了。雖然成果依然張張準。但在連拍時你就沒辦法好好構圖了。這也是為什麼A9會如此特別的原因,就是特別適合這種不斷移動的運動攝影啊。
這裡我們先回到辦公室,看一下70-350mm f/4.5-6.3的單次自動對焦速度:
[embedded content]
在單次自動對焦的情況下,廣角端的對焦速度相當的快,從最近到最遠處都是很高階鏡頭的水準,但望遠端就只能算是中上,不過這是從最近到無限遠處對焦的條件下所產生的結果。但是在運動場上,我感覺不到有任何困難之處。
[embedded content]
上面這則影片我在場上胡亂找選手對焦,條件當然沒有前面那則影片這麼嚴苛。但可以讓各位看看對焦的反應如何。場上的人都距離我至少10~50公尺遠。表現自然是比前面條件嚴苛的AF-S測試優秀很多。
每秒11張連拍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,A6100、A6400與A6600全部都具備了機械快門11fps的能力。
從打擊出去開始,一直到安全上壘,A6600搭配70-350mm都可以緊緊的抓住跑者。
比較可惜的是A6600的連拍緩衝區最高的數量是118張JPEG,大約就是10秒鐘的拍攝量
,之後就要花一段時間來儲存照片。然後它還不支援UHS-II規格的記憶卡,所以你真的需要花不少時間來等待照片儲存結束。
先前我們在A6400的評測裡有提到,當主體A被另外一個物體B完全覆蓋之後,對焦就會轉到B身上。上圖就是一個好例子,跑者跑過一壘要往二壘衝,但衝的時候一壘手往後退,剛好畫面上與跑者交錯,所以焦就轉換到一壘手身上了。
相較於前面一次連拍的例子,這位跑者從二壘往三壘,中間經過三壘審,跑者身體也是被三壘審完全覆蓋,但焦就依然在跑者身上。為什麼會有差別呢?
在高階的相機裡都會有連續自動對焦的靈敏度設定,意思就是相機在追焦特定物體,突然有另外一個物體擋在原本的物體前面,要經過多少時間,相機才會放棄原本的物體去追新的物體?高階的相機裡都能夠設定要去忽略還是換抓客體,前面兩個例子就是遇到這種狀況。而兩個例子在畫面中主體被覆蓋的時間其實不太相同。但一方面我想也是跟覆蓋的主體顏色與亮度有關。例如三壘審的黑色衣服對中對於對焦系統來說就會比較吃力——因為相機本來就比較難抓明度較低的物體——我想這也是原因之一。
這也是一個滿艱難的畫面,看起來貌似很單純,但仔細注意畫面中的主角是三壘往本壘的跑者、背景是一整排隊員、前景還有一位打擊者往一壘跑去,他們都穿著一模一樣顏色的衣服,再加上背景有各種顏色與搶眼的廣告,若是對焦系統不夠聰明真的很容易誤判。
● 各級感光度 |
A6600的原生感光度範圍是100-32000,可延伸至50-102400。這裡我們沒有在攝影棚內測試,我們選擇在自由廣場,從國家音樂廳對著國家戲劇院拍攝。我們來測試看看在這種情況下的各級感光度表現。
ILCE-6600 49mm ISO102400 f/4.0 1/1250s
我們取畫面中央的部位,裁切720x720像素尺寸。然後我抓一個剛好有細節,也同時有亮處與暗處的地方。
[打包下載]APS-C片幅的高感光度雜訊就不如全幅機種來得優秀,ISO100-400維持相同水準,但ISO800就能看得出來差異了。全片幅可以做到ISO100與800差不多。片幅在這個部分依然有相對優勢。
本篇文章的實拍部分也有一些是高ISO所拍攝,各位可以拉到文章的最後面參考看看。
● 手震補償 |
A6600的感光元件上頭,就搭載了5軸5級的手震補償系統,這是Sony在使用55mm f/1.8Z這顆鏡頭所測試的結果。我借的鏡頭頭是前陣子推出的35mm f/1.8,我不太想把這顆鏡頭回推5級防手震,因為那有些不切實際,我覺得用1秒鐘拍攝有些不合理。所以我就用我的非常極限——1/5s拍攝。連號拍攝30張,每張都是獨立拍攝不連拍,裁切720 x 720px之後,我們來看看成功率為何。
以小編的標準,我覺得上面照片中模糊的大約有13張,剩下17張是清楚的。所以成功率為17/30,大約是56.7%左右,各位是怎麼看的呢?
● 影片拍攝 |
A6600可以記錄3840 x 2160 30P的4K無裁切影片,而且是以6K超取樣轉4K的影片。流量為100Mbps。高格數的部分可以用FHD拍攝120P影片。同時除了S-Log2, S-Log 3以外,還能夠拍攝HLG格式,也就是HDR影片。
[embedded content]
[embedded content]
上面這兩則影片,是我使用FullHD 120P拍攝,並且使用手動對焦去追球。我拍了約120次,才中了2次。
[embedded content]
這則影片使用的是相片設定檔PP10,也就是HLG格式的HDR影片。但你必須要使用有支援HDR的螢幕才能看得出來。
下面幾則是使用4K 30P 100Mbps所拍攝。
[embedded content]
[embedded content]
[embedded content]
A6600/A6400/A6100 該怎麼選?
再貼一次規格比較表給各位:
| A6600 | A6400 | A6100 |
感光元件 | APS-C 2400萬畫素 | ||
處理器 | Bionz X | ||
防手震系統 | 5軸5級 | 無 | |
感光度範圍 | 100-102400 | 100-51200 | |
快門速度 | 30-1/4000s | ||
閃燈同步速度 | 1/160s | ||
最高連拍速度 | 11fps | ||
對焦系統 | 即時追蹤對焦系統 即時眼部偵測AF 動物眼部偵測AF 錄影眼部偵測AF | 即時追蹤對焦系統 即時眼部偵測AF 動物眼部偵測AF | 即時追蹤對焦系統 即時眼部偵測AF 動物眼部偵測AF |
對焦點 | 425相位/425對比 | ||
暗部對焦能力 | -2EV | ||
EVF | 236萬點 | 144萬點 | |
螢幕 | 3吋92萬點可上翻180°、下翻74° | ||
影片最高畫質 | 4K 30P / FHD 120P | ||
錄影進階曲線 | S-Log2,3 / HLG | 無 | |
機身材質 | 鎂合金 | 工業塑膠 | |
防塵防滴 | 有 | 無 | |
電池 | NP-FZ100 | NP-FW50 | |
續航力 | 810張 | 410張 | 420張 |
重量(含電池記憶卡) | 503g | 403g | 396g |
體積 | 12 x 6.7 x 6.9cm | 12 x 6.7 x 6cm | 12 x 6.7 x 5.9cm |
建議售價 | NT$41,980 | NT$26,980 | NT$22,980 |
先跟各位說一個故事,來自於我同事。
大概兩個月前,同事問我A6400值不值得買。我說很棒,對焦能力同價位無機能及,而我也知道一定會有一台更高階的機種有防手震(因為A6300與A6500的差別就是如此)。但同事覺得還好就買了。
等到前幾個星期A6600出來之後他滿腔怒火跟我抱怨:
「你怎麼沒跟我說有A6600!」
『我怎麼知道哈哈哈!誰知道廠商會出什麼機器啦?而且防手震你鏡頭有就好啦』我說
「防手震沒差啦,我要那個電池啦!」
如果你要我對一般大眾說A6100、A6400、A6600三台相機差在哪裡,我會用最簡單的一句話說,A6100就是簡化版的A6400,而A6600是有防手震的A6400,三台的對焦系統完全相同。防手震是講給一般大眾聽的,機身如果沒有防手震,但鏡頭有啊!鏡頭的防震也可以做得很好,或者是靠技術可以補足。但電池這種事你拍照技術再好也沒用,一天能拍的就是那麼多。而且新的Z電池是續航力非常有感的升級。你有經過那種拍到一半正熱情但發現相機要沒電的感受嗎?拍到一半沒電要趕快搶時間插USB充電,眼看美景就這麼過了的遺憾,相機沒電,你技術再好也沒用。所以光就電池這一部分,就值得我勸各位多多考慮A6600。
最重要的,還是即時追蹤對焦系統
前面說了電池與防手震的好處,那是A6600相較於A6400與A6100的強項。但我認為三台相機差異的重要性,都比不上全新的[即時追蹤對焦系統]與[眼控AF]、[動物眼控AF]來得重要。這個對焦系統我認為是Sony整個相機生態系最吸引人的地方,也是別家廠商完全無法相比、可能需要再努力至少一到兩代產品才能達成相同的成果。而Sony並不吝嗇只把這個功能放在高階機身,而是從最高階的A9到小相機RX100M7,從10萬到2萬新台幣的價格帶全部雨露均霑,新世代的產品是每一台都有這個功能。所以如果你是預算考量但想要可換鏡頭,我覺得A6100就已經非常棒了,但如果你想要可換鏡頭與小體積兼得,同時又有強大的表現,我會毫無疑問的推薦A6600。
70-350mm f/4.5-6.3G表現優異
跟著A6600/A6100/16-50mm f/2.8G幾乎是完全相同時間推出的70-350mm f/4.5-6.3,這顆鏡頭中居然搭載了Sony高階望遠鏡頭才有的XD Linear對焦馬達,在它出現以前只有三顆鏡頭:售價42萬的600mm f/4GM、36萬的400mm f/2.8GM、5.3萬的135mm f/1.8GM,三顆都是大型鏡片,而且是高階的G Master鏡頭,沒想到這顆[APS-C專用]、[非恆定光圈]、[變焦]、[G鏡],售價僅2.3萬的產品,也能夠享有相同規格的對焦馬達。這是否也代表未來XD Linear將會持續擴展到全系列,甚至取代目前E接環廣為使用的DDSSM直驅超音波馬達呢?
雖然有XD Linear加持,但我覺得在70350在單次的對焦速度上,並不像600GM、400GM或135GM一樣是「瞬間」的超高對焦速度,廣角端的時候對焦速度很快沒錯,但望遠端的速度我覺得只能算是中上,但沒辦法稱作頂級。這是AF-S的對焦速度。如果是連續自動對焦,搭配A6600的對焦能力,我覺得拍攝棒球比賽的追焦毫無問題。
請搭配16-55mm f/2.8G服用
除了介紹70-350mm以外,我還想再推一下這顆16-55mm f/2.8 G,我實在很喜歡這顆鏡頭。不說別的,就因為它夠輕巧。而且完全是因為我拿過Canon與Nikon的17-55mm f/2.8,我知道那個重量跟大小的差異在哪裡:
| Sony | Canon | Nikon |
鏡頭焦段 | 16-55mm f/2.8 G | 17-55mm f/2.8 IS | 17-55mm f/2.8G |
接環 | Sony E | Canon EF-S | Nikon F DX |
口徑 | 67mm | 77mm | 77mm |
直徑 | 7.3cm | 8.4cm | 8.6cm |
長度 | 10cm | 11.1cm | 11.1cm |
重量 | 494g | 645g | 755g |
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用過Canon或Nikon的17-55mm f/2.8鏡頭?那個時代相機產業還不流行輕薄短小,這兩顆鏡頭的體積與重量都沒有很客氣。所以當我拿到Sony的16-55mm f/2.8G時,覺得Sony有認真在考慮消費者需求,而且光學表現完全不需要擔心,光圈全開完全可以放心使用。建議各位預算充足的話,請務必考慮這顆16-55mm f/2.8 G。
A6600表現不錯的地方:
- 終於加入3.5mm耳機監聽孔
- 換了新的Z電池,續航力超強
- 內建機身手震補償5軸5.5級
- 即時追蹤對焦系統反應極快而且可靠
- 眼部AF非常可靠
- 錄影眼部AF相當實用
- 螢幕可180度翻轉自拍
- 新增內建「時間間隔拍攝」功能
需要加強的地方:
- 不支援UHS-II記憶卡,儲存需要不少時間
- FHD 120P影片不支援錄音
ILCE-6600 72mm ISO500 f/2.8 1/80s
ILCE-6600 82mm ISO800 f/2.8 1/100s
ILCE-6600 31mm ISO640 f/2.8 1/100s
ILCE-6600 55mm ISO800 f/2.8 1/100s
ILCE-6600 46mm ISO400 f/2.8 1/100s
ILCE-6600 48mm ISO6400 f/2.8 1/50s
ILCE-6600 52mm ISO1250 f/1.8 1/50s
ILCE-6600 52mm ISO6400 f/1.8 1/50s
ILCE-6600 52mm ISO640 f/1.8 1/40s
ILCE-6600 82mm ISO100 f/4.5 1/1000s
ILCE-6600 30mm ISO100 f/4.5 1/125s
ILCE-6600 82mm ISO160 f/4.5 1/100s
ILCE-6600 33mm ISO100 f/4.5 1/160s
ILCE-6600 36mm ISO100 f/3.2 1/250s
ILCE-6600 82mm ISO100 f/2.8 1/1000s
ILCE-6600 60mm ISO100 f/2.8 1/250s
ILCE-6600 60mm ISO100 f/2.8 1/1000s
ILCE-6600 82mm ISO100 f/2.8 1/100s
ILCE-6600 24mm ISO100 f/2.8 1/400s
ILCE-6600 39mm ISO100 f/2.8 1/640s
ILCE-6600 60mm ISO100 f/8.0 1/320s
ILCE-6600 82mm ISO100 f/8.0 1/100s
ILCE-6600 82mm ISO125 f/2.8 1/100s
ILCE-6600 24mm ISO100 f/2.8 1/400s
ILCE-6600 73mm ISO100 f/3.5 1/400s
ILCE-6600 52mm ISO200 f/3.2 1/60s
ILCE-6600 105mm ISO640 f/5.0 1/125s
ILCE-6600 343mm ISO500 f/6.3 1/400s
ILCE-6600 135mm ISO160 f/5.0 1/160s
ILCE-6600 286mm ISO1600 f/5.6 1/320s
ILCE-6600 300mm ISO1600 f/6.3 1/320s
ILCE-6600 105mm ISO640 f/5.0 1/125s
ILCE-6600 525mm ISO1600 f/6.3 1/500s
ILCE-6600 525mm ISO1000 f/6.3 1/500s
ILCE-6600 525mm ISO2000 f/6.3 1/500s
ILCE-6600 525mm ISO640 f/6.3 1/500s
ILCE-6600 525mm ISO800 f/6.3 1/500s
ILCE-6600 138mm ISO400 f/5.0 1/800s
ILCE-6600 525mm ISO640 f/6.3 1/800s
ILCE-6600 525mm ISO1250 f/6.3 1/800s
ILCE-6600 24mm ISO100 f/5.0 1/800s
ILCE-6600 525mm ISO400 f/6.3 1/2000s
ILCE-6600 117mm ISO1000 f/4.5 1/2000s
ILCE-6600 105mm ISO100 f/5.6 1/640s
ILCE-6600 139mm ISO250 f/5.0 1/640s
ILCE-6600 25mm ISO100 f/5.6 1/50s
ILCE-6600 525mm ISO320 f/6.3 1/500s
ILCE-6600 525mm ISO1250 f/6.3 1/1250s
ILCE-6600 525mm ISO5000 f/6.3 1/500s
ILCE-6600 105mm ISO3200 f/4.5 1/500s
ILCE-6600 525mm ISO200 f/6.3 1/640s
ILCE-6600 28mm ISO100 f/4.0 1/800s
ILCE-6600 420mm ISO100 f/8.0 1/640s
ILCE-6600 508mm ISO1000 f/6.3 1/2000s
ILCE-6600 300mm ISO320 f/6.3 1/2000s
ILCE-6600 393mm ISO400 f/6.3 1/1600s
ILCE-6600 393mm ISO800 f/6.3 1/1600s
ILCE-6600 525mm ISO500 f/6.3 1/1000s
ILCE-6600 525mm ISO200 f/6.3 1/1000s
ILCE-6600 525mm ISO500 f/6.3 1/2000s
ILCE-6600 349mm ISO640 f/6.3 1/2000s
ILCE-6600 343mm ISO200 f/6.3 1/500s
ILCE-6600 525mm ISO640 f/6.3 1/2000s
ILCE-6600 219mm ISO500 f/5.6 1/800s
ILCE-6600 279mm ISO125 f/5.6 1/320s
ILCE-6600 144mm ISO100 f/5.0 1/1250s
ILCE-6600 24mm ISO100 f/3.5 1/400s
ILCE-6600 24mm ISO100 f/5.6 1/200s
ILCE-6600 60mm ISO100 f/5.0 1/500s
ILCE-6600 525mm ISO320 f/6.3 1/500s
ILCE-6600 105mm ISO100 f/5.0 1/160s
-----
ILCE-6600 52mm ISO1600 f/2.8 1/60s
ILCE-6600 69mm ISO200 f/2.8 1/50s
ILCE-6600 66mm ISO200 f/2.8 1/60s
ILCE-6600 52mm ISO200 f/1.8 1/60s
ILCE-6600 52mm ISO200 f/1.8 1/60s
ILCE-6600 46mm ISO1000 f/2.8 1/50s
ILCE-6600 82mm ISO200 f/2.8 1/125s
ILCE-6600 82mm ISO200 f/2.8 1/125s
ILCE-6600 81mm ISO200 f/2.8 1/160s
ILCE-6600 82mm ISO100 f/2.8 1/160s
ILCE-6600 82mm ISO100 f/2.8 1/160s
ILCE-6600 82mm ISO400 f/2.8 1/160s
ILCE-6600 82mm ISO400 f/2.8 1/160s
整篇文章裡只有三張照片有修,一是上面這張,二是首圖,三是模特兒著相機自拍的那張。另外,上面這張裡沒有一株植物是真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特別感謝---------------------
拍攝場地:Vanco Studio 官網
模特兒:黃家琪 Cindy
攝影助理:Ivan
最後,108年度全國運動會在桃園舉行,時間只到10/24!如果有空的話,不妨看看賽程表,進場替你喜愛的選手,或者是你自己的城市加油!
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s://ift.tt/35Bohnd
留言
張貼留言